2012年 第07期
(总第095期)
2012年11月23日
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六届三次理事会暨六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
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六届三次理事会暨六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于2012年11月23日在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郑合顺副理事长、黄强副理事长等理事、常务理事和代表共计52人,会议由黄强副理事长主持。
六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上就三项议程进行了表决通过:
1、大会表决通过了根据马海晨理事长提议的由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院办主任郭廷才接任马伟原秘书长、理事、常务理事职务。
2、表决通过了水电十五局总工程师何小雄接任徐中秋原副理事长职务,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冯黎接任王化中原理事职务,副总工程师康本贤接任阮全荣原理事职务。
3、表决通过了学会服务提升计划优秀社团申报材料。
六届三次理事会进行了三项议程:
1、会议同意六届四次常务理事会通过的学会理事会组成人员变更的决定,并选举郭廷才为省水电学会秘书长。
2、郭廷才秘书长从学会自身建设、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事务、服务科技工作者等四个方面对2012年度学会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总结报告。
2012年学会在陕西省科协、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的领导与指导下,在学会理事会的带领组织下,各会员单位积极关心和支持下,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围绕省科协和中国科协的工作重点,在自身建设、科学普及、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断扩大了学会的影响力,增强了凝聚力,较好地完成了学会2012年的工作计划,被省科协评为全省示范学会。2013年仍需在会员均衡发展,加强专委会活动等方面做出努力,使学会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3、郭廷才秘书长对2013年度学会工作要点进行了报告。
2013年学会应继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围绕水电行业和新能源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开展行之有效的学术活动。依靠科技人员,组织形式新颖的科普活动,使受众者乐于接受,寓教于乐。注重发展新会员,加大水电及新能源知识的宣传,不断扩大学会在社会上的影响。
理事会上理事及理事代表们对2012年学会工作总结和2013年学会工作要点进行了认真审议,并通过了郭廷才秘书长所做的2012年工作报告和2013年学会工作要点。会议对2013年工作提出了好的建议。
4、副理事长郑合顺重点传达了省科协学术交流座谈会和学会学术工作研讨会会议精神。
两次会议上省科协党组书记呼燕都作了重要讲话,她强调一定要认识到学术交流在学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在讲话中对学会工作提了七点要求:一是学会工作一定要突出学术性。二是学会一定要承担起科普的社会责任。三是学会工作一定要注重扩大影响,加大对宣传的投入。四是学会工作一定要体现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项目或内容设计。五是学会要能够继续保持与科协组织的密切联系。六是学会要重视培养后续人才,壮大队伍。七是省科协将会按照中国科协的工作部署,逐年加大对学会工作的支持。通过实施“学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以“以奖代补”的方式,不断提高学会的综合能力。
最后黄强副理事长对两个会议作了总结讲话。会议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议程。
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水电站自动化专业委员会
举办2012年学术报告会暨换届选举工作
2012年11月4日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电站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在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三楼展室召开2012年学术报告会暨换届选举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省水电勘测设计院、宝鸡峡管理局水电公司、陕西安康供电局、陕西盛德电力自动化公司、陕西隆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标致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的老师和研究生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省水电学会李起祥副秘书长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李起祥副秘书长主持,他代表省水电学会对各位委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支持学会工作表示感谢。他简单地介绍了省水电学会情况和省科协对专委会每年应举办一次学术报告会的要求。
会议由上两届自动化专委会主任王德意教授介绍了与会的全体委员,并表示欢迎。他用8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上两届自动化专委会举办的各项学术活动。最后,他希望新一届专委会加强学术活动,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学术报告会。
会议由李起祥副秘书长主持专委会选举,姚李孝教授介绍专委会主任、三位副主任和秘书的简介,全体委员进行投票选举,18位委员一致通过由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副院长、博导、姚李孝教授为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杜正春教授,陕西省水电设计院机电分院院长王军辉教高;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何建辉教高三位为副主任委员,水电学院杨国清副教授为秘书。水电站自动化专委会由22位委员组成。
新当选的主任委员姚李孝教授主持全体委员座谈,他首先感谢委员对他的信任,表示一定把专委会工作做好,每年举办一次学术报告会,地点和形式多样化,如以后在安康、宝鸡峡等地开展学术报告会,调研及咨询结合起来,在人材培养方面也发挥作用,把国内和国际水电站先进技术传达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了解更多的先进知识等。全体委员对专委会今后活动每人都发了言,提出很多很好的建议,讨论气氛热烈,座谈会很成功。
接着由姚李孝主任委员主持学术报告会,首先由理工大学水电学院杨晓萍教授做题目为《多电源短期联合优化调度研究》学术报告:她从6个大的方面进行论述;
提出了多电源短期联合优化调度策略;
应选择更有效的计算方法,提高风电预测,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优化分目标的选择与权重确定多电源调度方案。
最后由北京标志科技有限公司刘磊高工做《3D坚控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后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委员们提出很多有关学术问题,两位专家都一一做了详细的解答,学术气氛非常热烈,效果很好。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研究生学术年会及
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专业委员会
2012年学术报告会纪要
2012年11月5日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研究生年会及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报告会在西安理工大学教学6楼科技报告厅联合举行。会议由土木建筑学院薛小杰副院长主持。到会的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王磊副院长、土木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博导、师俊平教授,土木建筑学院院长,陕西省水电学会常务理事,水工专委会主任委员,博导、刘云贺教授,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郑合顺副理事长,李起祥副秘书长,水工专委会部分委员及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老师和研究生共140多人参加了大会。并邀请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早年毕业,现供职于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的何敏校友。
首先由校研究生院王磊副院长致贺词:对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学术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祝土建学院研究生同学在学业上取得更大成绩等。
接着由土木建筑学院院长、水工专委会主任刘云贺教授致开幕词:我仅代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全体师生,向一直以来关心我院研究生工作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以及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的领导和各兄弟学院的研究生代表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去年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新院成功的举办了第一届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年会,得到了校领导和专家同行的高度评价,并获得了全校不多的优秀组织单位奖。今年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给予我们大力支持,郑合顺副理事长亲自到会,指导和帮助我们举办第二届研究生学术年会,为我们的学术年会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更加规范的举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此,我提议向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给予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积极响应学校关于本届学术年会的号召和安排,接下来的15天内,我院主要开展听取校内外专家报告,省水电学会也派专家前来做学术报告,并进行研究生的成果汇报和交流活动等等。祝大会圆满成功。
郑合顺副理事长代表省水电学会发言:他讲10年来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和水电学院有1800多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加入省水电学会,每年的“科技之春”和“科技今秋”两大学术活动,以及挂靠在土木建筑学院和水电学院的四个专业委员会每年都召开学术活动,均有很多研究生学生会员参加,在学术活动方面多年如一日的结合在一起了。效果很好,确实是一个创举。希望一直保持下去。祝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和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在科技合作方面蒸蒸日上,经久不息。土木建筑学院对省水电学会多方面的合作和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预祝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第二届研究生学术年会圆满成功!
最后:已毕业研究生,何敏校友发言,他向广大在校研究生介绍了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以及在工作岗位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为祖国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和取得的成绩等。
学术报告会由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水工专委会主任刘云贺教授主持。学术报告由西安理工大学学科带头人,原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特殊贡献专家,博导、83岁高龄的谢定义教授做题目为《试论科技创新的若干问题》的学术报告。
要求博士生有创新性,要求硕士生有新颖性。
80分钟的学术报告,参会的来宾,委员和师生对谢定义教授的精彩报告给予热烈的掌声。本次学术报告的所有资料都是他一个人精心准备的,对他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非常感谢。
后附:李起祥副秘书长记录整理的学术报告内容,此为报告内容的一小部分,仅供参考。
《试论科技创新的若干问题》
科技创新的意义:创新是时代发展要求的强者,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和“创”是有很大差异的,“创”和新都是未知数,未用的揭示。他们可以反映在理论、技术、工艺、方法、思路等等方面,但“创”和“新”在高低层次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创是新点,那首先就是新,但“创”都没有终点,它只有级次。无论是“新”还是“创”都是在一个发展阶段上来论的,它们都要不断地更好的……来创新。“创新”与“实践”是一对共存、共生、共荣的……。下面从6个方面来论述科技创新:
1.科技创新的准则——尊重事实、服从真理、立足前沿。
尊重事实是最高准则,甘于让别人踏上自己的肩膀前进,或敢于使自己踏上别人的肩膀前进,才能立足前沿,顺应事物发展的真实规律,加速创新的进程。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沿存在于,原有理论和新实验事实的尖锐矛盾中,学科和知识还处于空白的区域内新旧理论的交叉中。
2.科技创新的程序——把准重点、循序渐近、持之以恒。
在千万世界里需要解决的问题复杂多样。从中找出适合于自己的切入点,生长点,主攻方向,预期目标,是向科技的万里长征迈出坚实步伐的首要环节。知识是浩瀚的,事情是多变,而人生是短暂的。应该让有限的精力和时光奉献给特定的,实在而有效的劳动中去。要让“持之以恒”永远地战胜“急功近利”!科技工作者的探索性、创造性、连续性、决定了科技工作者的难苦性、梯阶性。
3.科技创新的灵魂——正确思维,进取心态,奉献精神。
任何事物的运动离不开自己特定而复杂的环境。这种“改造制作”——即是一个“干”的过程,又是一个“学”的过程,又是一个“苦”的过程。没有“五项全能”的条件,就努力去争一个“单项冠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一个好士兵”。只要这种进取心是以“脚踏实地”为基础的,它总会最终变成一种奇妙的力量!一个创新者,既要能:勇于实践,善于思考,勤于发现,又要能乐于苦干,安于清贪。这就是奉献精神,是科学灵魂运用的基石!
4.科学创新的基础——勤学多思,集疑好问,追根寻底。
不愿学习,不愿思考的人是无权多谈创新的。在当今世界,虽然不提倡真实的“头悬梁,锥刺骨”,但“学富五车”的定向博学越来越显出它全面的价值。勤学,多思,集疑和好问是新思路,新火花。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有一个浩瀚无边的……,“读书要讲究站在书上读,而不是爬在书上读”,提倡一种由获取知识到“驾驭知识”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头脑中老是空白,或者只实实地充填着“句号”连一个“问号”也没有,那他就根本无法去创新。“不疑就无异,无异就无新”一百个问号之后总蕴芷着新的火花是有深刻道理的。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有份量的问题要比给出一个答案更困难”。科学总是以后人不断发现前人知识中的缺陷……。
5.科学创新的归宿——揭示规律,发展科技,造福人类。
任何创新成果,都既无地域属性,也无阶级属性。它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中国有能给人类创造“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的祖先,应该有也能够有令“上天、入地”“镇恶,除邪。”
6.科技创新的条件——主体素质,物质支撑,制度保障。
科技创新主体是人,尤其是“带头人”。对创新者来说,至少应该有“知识,能力,精神、尤其是谦逊”缺一不可。对带头人来说,还应该有在“造氛围,鼓干劲、把方向、凝核心、强梯队、创条件、富成果”上的能力和客人。不可否认,很多具有创新实质的成果仅仅由于创新者的傲慢,片面性或错误处理而被搁置,被远避。
但是,也要承认,科技创新仍然需要硬、软件的保证。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的特征。因此,它需要可靠,有效的物质支撑(硬件),还需要明确,有力的制度保障(软件)。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一种制度和规范。建立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客观评价体系和人才竞争机制,造就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自觉抵制特权,腐败,弄虚作假的道德文化氛围。
爱因斯坦曾经对成功的要素作过分析,它给出一个著名的方程式就是
W=x+y+z
W——代表成功,x——代表难苦努力(体力),
Y——代表正确方法(智力),z——代表少说空话(德育)。
结束语——旺根结底,科技创新,人的素养是第一要素。
1.实际的工作能力:
物理辩证思维分析能力,数值计算分析能力,试验操作分析能力,业务组织能力,技术分辩能力,外文群读能力。
2.光辉的形象:
学问要像一座“塔”——有宽度,也有高度,理论基础坚实,知识结构先进;
才能要像一把“剑”——思维敏捷,功夫精湛,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
胆略要像一只“虎”——有勇气,有信心,标新立异,激流勇进;
见识要像一盏“灯”——站得高,看得远,方向明,懂得勤学好向,尊创,从真;
胸怀要像一片“海”——思路开阔,处人谦逊,能容人、能助人,善于团结共事;
品格要像一棵“松”——讲真话,办实事,经得起风雨的吹打与历史的考验;
生命要像一团“火”——满腔热情,经得起挫折、失败和贫团,充满持久的活力;
工作要像一条“蚕”——无私奉献,专心致志,昂首为了丝更长,不惜脱掉几层皮;
这些,有时并不是现实,但他们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应该追求,应该修炼的光辉形象。
3.希望——在人生的长河中重视任何一条新的起跑线(就是永远不放过现在),吸收任何一个人的优点(就是永远不脱离群众),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就是永远不脱离实际)。力争让自己人生中的每一段历史都放出应有的光辉与色彩(就是永远不悔恨过去)。不断的成长!不断地成才!不断地成功!